植物材料的結構特征與傳質研究.doc
約8頁DOC格式手機打開展開
植物材料的結構特征與傳質研究,本文共8頁5772 字摘要我國的中草藥資源堪稱世界最多。從藥理角度,植物的成分可分為有效成分、輔助成分、無效成分和組織物等。植物提取就是提取出盡可能多的有效成分,同時盡量減少無效成分的提出[1]。植物提取物具有開發(fā)投入少、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場應用廣泛、發(fā)展空間大等諸多特點,各種植物提取...


內(nèi)容介紹
此文檔由會員 張陽陽 發(fā)布
植物材料的結構特征與傳質研究
本文共8頁 5772 字
摘要
我國的中草藥資源堪稱世界最多。從藥理角度,植物的成分可分為有效成分、輔助成分、無效成分和組織物等。植物提取就是提取出盡可能多的有效成分,同時盡量減少無效成分的提出[1]。植物提取物具有開發(fā)投入少、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場應用廣泛、發(fā)展空間大等諸多特點,各種植物提取物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中成藥生產(chǎn)等工業(yè)領域。
植物藥的多數(shù)生物活性物質存在于植物細胞內(nèi),植物細胞壁是植物材料有效成分提取的主要屏障?,F(xiàn)代提取技術即是從此角度入手,降低植物細胞壁的傳熱傳質阻力。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因此,研究植物材料纖維素骨架結構對傳質傳熱的影響并基于研究結果對傳質傳熱過程進行優(yōu)化,不但具有學術意義,而且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本課題試圖從植物細胞尺度上的結構出發(fā),結合多孔介質的分形特征理論,研究植物材料的分形特征與傳質規(guī)律,為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動力學分析和過程強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 植物,結構特征,傳質
參 考 文 獻
[1] 趙鐘興. 解吸-內(nèi)部沸騰兩步法提取植物成分工藝及其機理的研究. [碩士學位論文]. 廣西: 廣西大學林產(chǎn)化學加工工程專業(yè), 2005.
[2] 高信曾, 汪勁武. 植物學簡明教程.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3] 程紅焱, 鄭光華, 陶嘉齡. 超干處理對幾種蕓苔屬植物種子生理生化和細胞超微結構的影響. 植物生理學報, 1991, 17(3), 273~284.
[4] 林瑞泰. 多孔介質傳熱傳質引論.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5.
[5] 張東輝. 多孔介質擴散導熱滲流分形模型的研究. [博士學位論文]. 南京: 東南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yè), 2003.
本文共8頁 5772 字
摘要
我國的中草藥資源堪稱世界最多。從藥理角度,植物的成分可分為有效成分、輔助成分、無效成分和組織物等。植物提取就是提取出盡可能多的有效成分,同時盡量減少無效成分的提出[1]。植物提取物具有開發(fā)投入少、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場應用廣泛、發(fā)展空間大等諸多特點,各種植物提取物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中成藥生產(chǎn)等工業(yè)領域。
植物藥的多數(shù)生物活性物質存在于植物細胞內(nèi),植物細胞壁是植物材料有效成分提取的主要屏障?,F(xiàn)代提取技術即是從此角度入手,降低植物細胞壁的傳熱傳質阻力。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因此,研究植物材料纖維素骨架結構對傳質傳熱的影響并基于研究結果對傳質傳熱過程進行優(yōu)化,不但具有學術意義,而且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本課題試圖從植物細胞尺度上的結構出發(fā),結合多孔介質的分形特征理論,研究植物材料的分形特征與傳質規(guī)律,為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動力學分析和過程強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 植物,結構特征,傳質
參 考 文 獻
[1] 趙鐘興. 解吸-內(nèi)部沸騰兩步法提取植物成分工藝及其機理的研究. [碩士學位論文]. 廣西: 廣西大學林產(chǎn)化學加工工程專業(yè), 2005.
[2] 高信曾, 汪勁武. 植物學簡明教程.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3] 程紅焱, 鄭光華, 陶嘉齡. 超干處理對幾種蕓苔屬植物種子生理生化和細胞超微結構的影響. 植物生理學報, 1991, 17(3), 273~284.
[4] 林瑞泰. 多孔介質傳熱傳質引論.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5.
[5] 張東輝. 多孔介質擴散導熱滲流分形模型的研究. [博士學位論文]. 南京: 東南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yè),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