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4828三相spwm變頻電源試驗裝置的研究.doc
約56頁DOC格式手機打開展開
sa4828三相spwm變頻電源試驗裝置的研究,全文 共56頁 摘要本設計的題目來源于生產實際,主要內容是用微型計算機作為控制器,結合專用的spwm集成電路,設計交流變頻電源。主電路形式采用ac-dc-ac三相逆變電路,主開關器件選用igbt單元模塊加上并聯(lián)緩沖電路構成。輸入端加入三相全波不可控整流電路,提高了輸入逆變器的電網質量。逆變器的輸出濾波采用了新型三相逆變...


內容介紹
此文檔由會員 wumei 發(fā)布
全文 共56頁
摘 要
本設計的題目來源于生產實際,主要內容是用微型計算機作為控制器,結合專用的SPWM集成電路,設計交流變頻電源。
主電路形式采用AC-DC-AC三相逆變電路,主開關器件選用IGBT單元模塊加上并聯(lián)緩沖電路構成。輸入端加入三相全波不可控整流電路,提高了輸入逆變器的電網質量。逆變器的輸出濾波采用了新型三相逆變器輸出濾波器, 它由RLC濾波器和LC陷波濾波器串聯(lián)組成,濾波效果很好。
控制電路由MCS-51系列的8051單片機最小系統(tǒng)和SA4828三相SPWM產生器及少量的擴展外圍芯片構成。
8051單片機除完成對SA4828的初始化、輸出脈寬控制、頻率控制外,同時完成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的檢測、保護功能的邏輯判斷等。由于SA4828和單片機使用同一個晶體振蕩器,故同步性能穩(wěn)定,漂移小。
關鍵詞:單片機;正弦脈寬調制;變頻電源;絕緣柵雙極晶閘管
目 錄
摘要 Ⅰ
第1章 緒論 1
1.1 變頻技術概述 1
1.2變頻技術在電源設備上的應用 2
1.3 變頻電源的發(fā)展方向 2
1.4 畢業(yè)設計主要研究內容 3
第2章 變頻電源的結構選擇及方案設計 5
2.1 變頻電源結構選擇 5
2.2 系統(tǒng)結構設計 9
第3章 主電路的設計 11
3.1 整流電路主電路 11
3.2 濾波電路 12
3.3 逆變器主電路 12
3.4 輸出濾波電路 20
第4章 控制系統(tǒng)硬件設計 21
4.1 SPWM控制技術 21
4.2 MCS-51單片機簡介 26
4.3 SA4828芯片介紹 28
4.4 SA4828的控制方法 31
4.5 IGBT驅動電路設計 35
4.6 電壓及頻率反饋電路 39
4.7 鍵盤及顯示電路 43
第5章 系統(tǒng)軟件的設計 46
5.1 主程序設計 46
5.2 中斷程序設計 47
結論 49
參考文獻 50
致謝 51
參考文獻
[1] 黃俊,王兆安.電力電子變流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9
[2] 趙良炳.現(xiàn)代電力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3] 王兆安,張明勛.電力電子設備設計和應用手冊[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2
[4] 李序葆,趙永健.電力電子器件以及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
[5] 趙異波.電力電子器件概況及應用現(xiàn)狀[M].半導體雜志,1999
[6] 李愛文,張承慧.現(xiàn)代逆變技術及其應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7] 呂汀,石紅梅.變頻技術原理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8] 張立,趙永健.現(xiàn)代電力電子技術[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
[9] 林渭勛.電力電子電路[M]. 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1986
[10] 陳伯石.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tǒng)[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9
[11] 何立民.單片機應用文集[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1
[12] 黃一夫.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8
[13] 徐維祥,劉旭敏.單片機原理及應用[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
[14] 日本電氣學會電力半導體變流方式調研專門委員會.電力半導體變流電路[M]. 王兆安, 張良金譯.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9
[15] Rashid M H.Power Electronics.Prentice-Hall,Inc,1988
[16] G .Ices, B.T.Ooi.The potential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to provide ancillary sercnces. 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Systems.2002
[17] Zink JC. Small Generators Fuel Big Expectations.Power Engineering, 1999
[18] S .S.Venkata. What future distribution engineers need to learn. 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systems, 2004
[19] Van Wyk JD, Lee F C.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at the Down of the new Millennium-Status and Future.PESO'99.30th Annua IEEE.1999
摘 要
本設計的題目來源于生產實際,主要內容是用微型計算機作為控制器,結合專用的SPWM集成電路,設計交流變頻電源。
主電路形式采用AC-DC-AC三相逆變電路,主開關器件選用IGBT單元模塊加上并聯(lián)緩沖電路構成。輸入端加入三相全波不可控整流電路,提高了輸入逆變器的電網質量。逆變器的輸出濾波采用了新型三相逆變器輸出濾波器, 它由RLC濾波器和LC陷波濾波器串聯(lián)組成,濾波效果很好。
控制電路由MCS-51系列的8051單片機最小系統(tǒng)和SA4828三相SPWM產生器及少量的擴展外圍芯片構成。
8051單片機除完成對SA4828的初始化、輸出脈寬控制、頻率控制外,同時完成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的檢測、保護功能的邏輯判斷等。由于SA4828和單片機使用同一個晶體振蕩器,故同步性能穩(wěn)定,漂移小。
關鍵詞:單片機;正弦脈寬調制;變頻電源;絕緣柵雙極晶閘管
目 錄
摘要 Ⅰ
第1章 緒論 1
1.1 變頻技術概述 1
1.2變頻技術在電源設備上的應用 2
1.3 變頻電源的發(fā)展方向 2
1.4 畢業(yè)設計主要研究內容 3
第2章 變頻電源的結構選擇及方案設計 5
2.1 變頻電源結構選擇 5
2.2 系統(tǒng)結構設計 9
第3章 主電路的設計 11
3.1 整流電路主電路 11
3.2 濾波電路 12
3.3 逆變器主電路 12
3.4 輸出濾波電路 20
第4章 控制系統(tǒng)硬件設計 21
4.1 SPWM控制技術 21
4.2 MCS-51單片機簡介 26
4.3 SA4828芯片介紹 28
4.4 SA4828的控制方法 31
4.5 IGBT驅動電路設計 35
4.6 電壓及頻率反饋電路 39
4.7 鍵盤及顯示電路 43
第5章 系統(tǒng)軟件的設計 46
5.1 主程序設計 46
5.2 中斷程序設計 47
結論 49
參考文獻 50
致謝 51
參考文獻
[1] 黃俊,王兆安.電力電子變流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9
[2] 趙良炳.現(xiàn)代電力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3] 王兆安,張明勛.電力電子設備設計和應用手冊[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2
[4] 李序葆,趙永健.電力電子器件以及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
[5] 趙異波.電力電子器件概況及應用現(xiàn)狀[M].半導體雜志,1999
[6] 李愛文,張承慧.現(xiàn)代逆變技術及其應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7] 呂汀,石紅梅.變頻技術原理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8] 張立,趙永健.現(xiàn)代電力電子技術[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
[9] 林渭勛.電力電子電路[M]. 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1986
[10] 陳伯石.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tǒng)[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9
[11] 何立民.單片機應用文集[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1
[12] 黃一夫.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8
[13] 徐維祥,劉旭敏.單片機原理及應用[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
[14] 日本電氣學會電力半導體變流方式調研專門委員會.電力半導體變流電路[M]. 王兆安, 張良金譯.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9
[15] Rashid M H.Power Electronics.Prentice-Hall,Inc,1988
[16] G .Ices, B.T.Ooi.The potential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to provide ancillary sercnces. 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Systems.2002
[17] Zink JC. Small Generators Fuel Big Expectations.Power Engineering, 1999
[18] S .S.Venkata. What future distribution engineers need to learn. 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systems, 2004
[19] Van Wyk JD, Lee F C.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at the Down of the new Millennium-Status and Future.PESO'99.30th Annua IEEE.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