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電學校校園網建設方案.doc
約19頁DOC格式手機打開展開
郵電學校校園網建設方案,頁數(shù):19字數(shù):79501.概述當今的世界正從工業(yè)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轉變。一方面,社會經濟已由基于資源的經濟逐漸轉向基于知識的經濟,人們對信息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信息在經濟的發(fā)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的交流成為發(fā)展經濟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隨著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的...


內容介紹
此文檔由會員 cnlula 發(fā)布
郵電學校校園網建設方案
頁數(shù):19 字數(shù):7950
1.概述
當今的世界正從工業(yè)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轉變。一方面,社會經濟已由基于資源的經濟逐漸轉向基于知識的經濟,人們對信息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信息在經濟的發(fā)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的交流成為發(fā)展經濟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隨著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的傳遞越來越快捷,信息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強,信息的表現(xiàn)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對社會經濟和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一切促使通信網絡由傳統(tǒng)的電話網絡向高速多媒體信息網發(fā)展。
由于Web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近幾年來Internet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聯(lián)入網絡的節(jié)點和信息資源迅速增長。我省于95年也開通了Internet的省網(CHINANET-GD)。另外,我省于96年還開通了采用Internet相關技術的全中文的多媒體信息網──視聆通,現(xiàn)已覆蓋到全省所有本地網。最近還開通了以ATM為骨干的寬帶視聆通網。為了加強我省郵電職工在職教育工作,視聆通網在郵電學校還建立了函授教育節(jié)點,采用WWW和多媒體等先進手段,做好郵電職工的函授教育工作。
XX省郵電學校肩負著培養(yǎng)XX省郵電技術新人和對郵電職工進行職業(yè)培訓等重要任務,為滿足XX郵電通信網向高速多媒體信息網發(fā)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一個高速、功能齊全的校園網,將多媒體、Web和視聆通等技術引入日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
本項目的實施將會大大改善XX省郵電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條件。系統(tǒng)完成后將達到以下目標:
建立一個連接多媒體教室、函授教育網和圖書館等地的校園網,該網的骨干速率為100Mbps。
聯(lián)入校園網的電腦都可以訪問視聆通。
支持教師的移動辦公。教師在任何地方,通過MODEM撥號,在授權情況下可以訪問校內信息和視聆通上的信息。
建立郵電學校本身的WWW服務器,提供學校的主頁。
提供學校圖書館書目的聯(lián)機查詢。
建立電子郵件服務器,為全校師生提供電子郵件服務。
提供文件傳輸服務。
2.用戶需求分析
2.1原有網絡情況
郵電學校原有兩個網絡:以TCP/IP為平臺的函授教育網和以Novell網為平臺的圖書館網絡,兩個網絡都是10Mbps的以太網,兩網沒有互連。函授教育網包括一臺SUN ULTRA ENTERPRISE 2服務器(作為WWW服務器)和兩臺開發(fā)及維護用的HP5/166微機,并通過一臺Cisco2501路由器,以64Kbps DDN連到視聆通骨干網。圖書館網絡中全部為586兼容機,運行著一個Foxbase程序開發(fā)的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
2.2 網絡需求分析
校園網的網絡部分的設計應滿足以下要求:
骨干網必須是高速局域網,能支持虛擬分段和多媒體應用。
多媒體教室主要完成多媒體網絡教學任務,要求支持60個用戶同時上網。
利用學?,F(xiàn)有的小總機的閑置資源,為教職工提供低廉的家庭撥號入網服務,減少家庭市話線入網而長時間占線帶來的話費大幅增加。撥號入網用戶可以訪問本校資源和視聆通,從而實現(xiàn)移動辦公。
支持圖書館網絡和其它網絡之間資源的雙向訪問。
接入校園網的所有電腦應能訪問視聆通的資源。
網絡要有足夠的擴展能力,當網絡擴大時,網絡性能不會大幅度下降。
網絡要易于維護和管理,有方便的網絡管理工具。
網絡應有一定的安全機制,防止濫用。
2.3 信息服務需求分析
校園網在信息服務和應用方面應滿足以下幾個
頁數(shù):19 字數(shù):7950
1.概述
當今的世界正從工業(yè)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轉變。一方面,社會經濟已由基于資源的經濟逐漸轉向基于知識的經濟,人們對信息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信息在經濟的發(fā)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的交流成為發(fā)展經濟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隨著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的傳遞越來越快捷,信息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強,信息的表現(xiàn)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對社會經濟和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一切促使通信網絡由傳統(tǒng)的電話網絡向高速多媒體信息網發(fā)展。
由于Web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近幾年來Internet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聯(lián)入網絡的節(jié)點和信息資源迅速增長。我省于95年也開通了Internet的省網(CHINANET-GD)。另外,我省于96年還開通了采用Internet相關技術的全中文的多媒體信息網──視聆通,現(xiàn)已覆蓋到全省所有本地網。最近還開通了以ATM為骨干的寬帶視聆通網。為了加強我省郵電職工在職教育工作,視聆通網在郵電學校還建立了函授教育節(jié)點,采用WWW和多媒體等先進手段,做好郵電職工的函授教育工作。
XX省郵電學校肩負著培養(yǎng)XX省郵電技術新人和對郵電職工進行職業(yè)培訓等重要任務,為滿足XX郵電通信網向高速多媒體信息網發(fā)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一個高速、功能齊全的校園網,將多媒體、Web和視聆通等技術引入日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
本項目的實施將會大大改善XX省郵電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條件。系統(tǒng)完成后將達到以下目標:
建立一個連接多媒體教室、函授教育網和圖書館等地的校園網,該網的骨干速率為100Mbps。
聯(lián)入校園網的電腦都可以訪問視聆通。
支持教師的移動辦公。教師在任何地方,通過MODEM撥號,在授權情況下可以訪問校內信息和視聆通上的信息。
建立郵電學校本身的WWW服務器,提供學校的主頁。
提供學校圖書館書目的聯(lián)機查詢。
建立電子郵件服務器,為全校師生提供電子郵件服務。
提供文件傳輸服務。
2.用戶需求分析
2.1原有網絡情況
郵電學校原有兩個網絡:以TCP/IP為平臺的函授教育網和以Novell網為平臺的圖書館網絡,兩個網絡都是10Mbps的以太網,兩網沒有互連。函授教育網包括一臺SUN ULTRA ENTERPRISE 2服務器(作為WWW服務器)和兩臺開發(fā)及維護用的HP5/166微機,并通過一臺Cisco2501路由器,以64Kbps DDN連到視聆通骨干網。圖書館網絡中全部為586兼容機,運行著一個Foxbase程序開發(fā)的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
2.2 網絡需求分析
校園網的網絡部分的設計應滿足以下要求:
骨干網必須是高速局域網,能支持虛擬分段和多媒體應用。
多媒體教室主要完成多媒體網絡教學任務,要求支持60個用戶同時上網。
利用學?,F(xiàn)有的小總機的閑置資源,為教職工提供低廉的家庭撥號入網服務,減少家庭市話線入網而長時間占線帶來的話費大幅增加。撥號入網用戶可以訪問本校資源和視聆通,從而實現(xiàn)移動辦公。
支持圖書館網絡和其它網絡之間資源的雙向訪問。
接入校園網的所有電腦應能訪問視聆通的資源。
網絡要有足夠的擴展能力,當網絡擴大時,網絡性能不會大幅度下降。
網絡要易于維護和管理,有方便的網絡管理工具。
網絡應有一定的安全機制,防止濫用。
2.3 信息服務需求分析
校園網在信息服務和應用方面應滿足以下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