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宋代的避諱、稱呼和排行.doc
約6頁DOC格式手機打開展開
略談宋代的避諱、稱呼和排行,頁數(shù):3字數(shù):2254目前古史題材的作品似乎形成一股熱潮。但此類作品往往忽略了古人避名諱,一般不得直呼人名,甚至避免念同音字的問題。如北宋后期有一個薛昂,雖然位至執(zhí)政高官,卻獻媚蔡京,“舉家為京諱”,甚至自己偶而念了“京”字,“即自批其口”。①至于皇帝的御名,更是全國臣民所必須避諱。理學家周?...


內(nèi)容介紹
此文檔由會員 joekoe 發(fā)布
略談宋代的避諱、稱呼和排行
頁數(shù):3 字數(shù):2254
目前古史題材的作品似乎形成一股熱潮。但此類作品往往忽略了古人避名諱,一般不得直呼人名,甚至避免念同音字的問題。如北宋后期有一個薛昂,雖然位至執(zhí)政高官,卻獻媚蔡京,“舉家為京諱”,甚至自己偶而念了“京”字,“即自批其口”。①至于皇帝的御名,更是全國臣民所必須避諱。理學家周?頤死后已一百幾十年,只因宋光宗名?,于是宋人就只能將他改名為周敦頤。宋真宗冒認道教傳說中的人皇之一趙玄朗為祖宗,于是名將楊延朗只能改名延昭。這就是楊家將
頁數(shù):3 字數(shù):2254
目前古史題材的作品似乎形成一股熱潮。但此類作品往往忽略了古人避名諱,一般不得直呼人名,甚至避免念同音字的問題。如北宋后期有一個薛昂,雖然位至執(zhí)政高官,卻獻媚蔡京,“舉家為京諱”,甚至自己偶而念了“京”字,“即自批其口”。①至于皇帝的御名,更是全國臣民所必須避諱。理學家周?頤死后已一百幾十年,只因宋光宗名?,于是宋人就只能將他改名為周敦頤。宋真宗冒認道教傳說中的人皇之一趙玄朗為祖宗,于是名將楊延朗只能改名延昭。這就是楊家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