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項目管理.doc
約24頁DOC格式手機打開展開
淺談項目管理,項目管理的開始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1957年,美國的路易斯維化工廠,由于生產過程的要求,必須晝夜連續(xù)運行。因此,每年都不得不安排一定的時間,停下生產線進行全面檢修。過去的檢修時間一般為125小時。后來,他們把檢修流程精細分解,竟然發(fā)現,在整個檢修過程中所經過的不同路線上的總時間是不一樣的。縮短最長路線上工序的工期,...


內容介紹
此文檔由會員 我愛手機 發(fā)布
項目管理的開始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1957年,美國的路易斯維化工廠,由于生產過程的要求,必須晝夜連續(xù)運行。因此,每年都不得不安排一定的時間,停下生產線進行全面檢修。過去的檢修時間一般為125小時。后來,他們把檢修流程精細分解,竟然發(fā)現,在整個檢修過程中所經過的不同路線上的總時間是不一樣的??s短最長路線上工序的工期,就能夠縮短整個檢修的時間。他們經過反復優(yōu)化,最后只用了78個小時就完成了檢修,節(jié)省時間達到38%,當年產生效益達100多萬美元。這就是至今項目管理工作者還在應用的著名的時間管理技術“關鍵路徑法”,簡稱CPM。
就在“關鍵路徑法”發(fā)明一年后,美國海軍開始研制北極星導彈。這是一個軍用項目,技術新,項目巨大,據說當時美國有三分之一的科學家都參與了這項工作。管理這樣一個項目的難度是可想而知了。而當時的項目組織者想出了一個方法,為每個任務估計一個悲觀的、一個樂觀的和一個最可能的情況下的工期,在關鍵路徑法技術的基礎上,用“三值加權”方法進行計劃編排,最后竟然只用了4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預定6年完成的項目,節(jié)省時間也達到了33%以上.......
就在“關鍵路徑法”發(fā)明一年后,美國海軍開始研制北極星導彈。這是一個軍用項目,技術新,項目巨大,據說當時美國有三分之一的科學家都參與了這項工作。管理這樣一個項目的難度是可想而知了。而當時的項目組織者想出了一個方法,為每個任務估計一個悲觀的、一個樂觀的和一個最可能的情況下的工期,在關鍵路徑法技術的基礎上,用“三值加權”方法進行計劃編排,最后竟然只用了4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預定6年完成的項目,節(jié)省時間也達到了33%以上.......